※关于漱口:

在牙刷还没有发明之前,中国人是借漱口来维持口腔卫生、预防蛀牙的;漱口剂则以酒浆、盐水和浓茶为主。

◎酒浆:《礼记‧曲礼》:「主人未辩(食肴未毕),客不虚口(以酒漱口)。」─先秦时人们吃完筵席后,有以酒漱口来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。

◎盐水:唐‧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药方》:「每旦,以一捧盐内(纳)口中,以暖水含……口齿牢密。」─可知唐朝就有以盐水漱口的习惯。

◎浓茶:宋‧苏东坡:「每食已,辄以浓茶漱口,颊腻既去,而脾胃不知,凡肉之在齿间者,得茶漱浸,乃不觉脱去,不烦刺挑也……」─超浅显易懂的。

※关于牙刷:

在牙刷发明之前,手指也是揩齿的工具之一。牙刷大约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,印度人利用竭陀罗木的嫩枝,折取一截下来,放在嘴里咬平、咬裂,使其纤维分裂成刷子状,在漱口时进行上下里外的揩齿除屑工作。这个办法记载在多部佛经之中,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传入中国,使中国人知道利用杨柳枝来作为揩齿的工具。南北朝刘宋时的和尚伽跋摩把印度的揩齿嫩枝翻译成「齿木」,「齿木」可以说是牙刷的前身。和尚嚼齿木的习惯对世人影响很大,一般中国人渐渐知道可以利用嚼成刷子状的杨柳枝来清洁牙齿。印度僧所使用的齿木在六朝隋唐时出现中国,又跟随来华留学的遣唐使飘洋渡海地传入日本;至今日本俗语犹称牙刷为「杨枝」、牙签为「小杨枝」,就是受到中国杨枝齿木的影响。植毛牙刷的记载,最早见于宋‧周守中《养生类纂》:「早起不可用刷牙子,恐根厚兼牙疏易摇,久久患牙痛,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,极有所损。」

※关于牙膏:

古代中国人在使用柳枝揩齿的同时,又采用「蘸药」揩齿。起初用盐揩齿,后来又在盐的基础上再加上几味药物,研成粉末,制成揩齿粉。《唐瑶经验方》记载了古代制牙粉的方法:「青盐一斤、槐枝半斤、水四碗、煎汁两碗,煮盐至干,炒研,日用揩牙。」宋‧王怀隐《太平圣惠方》记载了古代制牙膏的方法:「柳枝、槐枝、桑汁煎水熬膏,入姜汁、细辛末、芎藭(按即蘼芜)末,每用擦牙。」

作者:GEKKAKAJIN